重识《三字经》 ——人之初,性本善之真义。

  一•缘起

  岁在甲辰卯月,节气春分,午时阳光正好。于明城音乐书屋内,巧遇宁波市三字经文化研究会会长王鸿钢先生、秘书长钱亚媛先生、会员梁尧江先生、书法家方进先生,四位先生谦和有礼,治学严谨,笔者与之相谈甚欢。值得一提的是《三字经》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,影响极其广泛,它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。

  交谈期间,充份感受到先生们对蒙学的热情与期盼!他们坚信在新时期,《三字经》一定能够发挥应有的正面作用!笔者浅薄,主观上认为《三字经》太过浅显,不值得深入研究,竟脱口而出: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这句开篇语就有争议……。

  彼时随口一言,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,三天之后,回想此事,内心竟惴惴不安。思来想去,决定还是认真研究一下这句话的本意。伟人曾说过: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!伟人的话是真理,也应于此事。研读之后,感慨万分,非《三字经》误我,而是我误它,不知真义,信口开河,惭愧!惭愧!《三字经》岂是八百年稚童之蒙学,亦是新时代成人之蒙学。为补亏欠,故撰此文,以明心迹。

  二•人之初

  如从“人之初”这三个字看,我们可以理解为:作为生物体的人,其成长的一个时间阶段。到底是指人生之初的哪一具体时间阶段?文中没有明确。假设我们用现代语境去看这句话,似乎是古人无知,故意设定了一个模糊的概念,让后人不明所以。

  笔者认为学问来不得半点模糊,正如孔夫子所言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。”那么,该如何探求文章或文字真义呢?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时间对时间、以空间对空间的进行场景复原。只有经过这样的方法,我们才能无限接近创作者的思想本意,而不至于冒冒失失的恣意揣测。

  那么“人之初”的本意是什么呢?若想追根溯源,一探究竟,我们的思维模式必须要回归到华夏文化的底层逻辑上来,即万经之首的《易经》思维模式,这也是进行场景复原的条件基础。

  众所周知,易学有先天、后天,先天之精、后天之精,先天之本、后天之本三组概念需要厘清,因此,有必要加以探讨。以先后天言,有谓其成胎前后者,有谓其出生前后者,更有略而不述、避而不谈者,众说纷纭,难期统一。教科书、参考书各持一说,莫衷一是。

  先天、后天之名,源于《内经》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云:“故太过者先天,不及者后天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又说:“阳胜者先天,阴胜者后天。”可见先天、后天的本义,系指四时之气的先天而至,后天而至,其中的“天”,指的是自然气候而言,“先”“后”者则为时间之先后。气候先于时令而到来,为太过;气候晚于时令而到来,叫不及。太过为阳,不足属阴。

  引申以说明人身之成胎前后之先天、后天,殆出于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著之《医宗必读》。发挥于《灵枢·决气》所说的“两神相搏,合而成形,常先身生,是谓精”。和《灵枢·经脉》所说的“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后脑髓生,骨为干,脉为营,筋为刚,肉为墙,皮肤坚而毛发长”。从此二段经文推论,所谓“先天”,是指禀受父母“两神相搏”之精,以合成人体初胚之胎元,是遗传而来,为人体生命之本原,它在整个生命中系“先身而生”。所谓“后天”,则是指“精成”以后,即“脑髓生,骨为干……皮肤坚而毛发长”之胚胎形成以后的整个生长、发育过程。

  综上所述,我们则可以得出“人之初”三个字本义思维模型导图的结论来,即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。

三•性本善

  人性善恶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,千载聚讼纷纷。《三字经》开头四句就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其中前两句语出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孟子道性善,言必称尧舜。”

  上文我们给“人之初”画了作者思维模型导图,那么“性本善”三个字中的“性”本义又是什么呢?笔者认为:它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。古籍中“性”有时作“生”即为明证。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出自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’”“习”是后天环境的影响。任何人,不管他父母是什么民族、种族,也无论他的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,是好人还是坏人,其与生俱来的“性”都像是素练白绢,没有颜色,没有善恶的痕迹。——这就是“性相近”的意思;而人既生之后,环境影响各异,性随之而变,如素绢白练沾染了各种颜料,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,有了善恶的区别。——这就是“习相远”的意思。从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”可以看出,其实孔子是把性和习明确分开的:先天为性,后天为习。而历来论性,不辨性习,至于混习为性,——性善、性恶的争辩皆由此而生。

  先哲论“性”,有五种观点:孟子性善说、荀子性恶说、董子(仲舒)性三品说、扬子(雄)善恶混杂说、告子性无善恶说。大致以本以三品说为主流,自有宋理学兴起,性善说遂为主流。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则首推孟子与旬子的主张。

  孟子主张性善,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。所以特别重视修身育德,以仁义自持。孟子的性善说的缺陷在于,无法回答这样的诘问:人性既然是善的,那么人性中的恶从何而来?

  荀子以为人性本恶,所以特别强调用礼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。到了其弟子李斯,一变而重法,就流入法家了。性恶说也存在着与性善说类似的问题:人性本恶,谁肯向善?谁又知善?善从何而来?

  笔者认为若要解决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个难题,就必须要回到善恶的本体上来。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善?什么是恶?它的原始本义是什么?只有从原理上说通了这个问题,明白了善与恶的本义,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,自主选择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。

  众所周知,若想看清楚事物的本质或本义,必须要追根溯源。“善”与“恶”我们如果要追其根,溯其源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查一下这两个字的源头。

  首先看“善”字,会意字。“善”在古文字中写作“譱”。甲骨文里没有此字,最早发现的“譱(善)”字是在西周金文中。“善”的形体,是上面一只“羊”,下面是两个“言”组合成的誩(jìng)。“善”从“羊”,这与羊的某些品格有关。传说“羊”既是美好、吉祥之物,又是一种能判断善恶是非的为人所爱的动物。而“誩”,从二言。《说文解字·言部》:“誩,兢言也。从二言。”饶炯部首订云:“言之通义为直言。誩,犹二人直持其说,各不相让,盖争言也。”这就是说,“誩”代指二人各执一词,争讼不止。那么“善”的造字意义就是:两人争讼不已,而羊介于其中进行评判。

  从《说文解字》中,我们可以追溯最早的善字出现在西周金文里面,但是,这并不是最早的源头。对文字学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,华夏文明目前可考证的最早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,善从羊,在甲骨文中,善与羊二字应是通假字。说文解字注:“祥也”注:叠韵。《考工记》注曰:羊,善也。按善、义、羑、美字皆从羊。如下面图文所示。

  而甲骨文被发现的历史很短,始于1899年,截止至2012年底,据学者胡厚宣统计,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,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,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,香港藏有89片,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,此外,日本、加拿大、英、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。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4500个,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。从已识别的单字来看,它已具备了“象形、会意、形声、指事、转注、假借”的造字方法,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。

  当然,已经释读出的甲骨文字是否正确,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,仅就“羊”这个字在甲骨文上所呈现的形态供大家参考。

  孔子曰:“牛羊之字以形举也。”凡羊之属皆从羊。换句大白话说,羊字是古人经过高度简炼概括的象形文字。有的朋友可能会问:这是不是“善”字的根源呢?当然不是,甲骨文不可能凭空产生,它的前身是史前符号。说到史前符号,请看马家窑彩陶系列里面的辛店陶罐,如下图所示。

  我们看该陶罐上所描绘的图形,既有具象部份也有抽象部份,具象部份最显眼、最好理解的是两个太阳纹,阳与羊音同。那么,二者之间除了音同之外,在义上有没有相通之处呢?若想解答这个问题,我们还得再次回到华夏文化的底层逻辑上来。

  在华夏文明中,纪年、纪月、纪时有一套独特的系统,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。由于我们国家位处北半球,在十二地支中,古人用未羊这个地支来代表太阳在北回归线附近的时间与方位,这也是阳与羊两字之间除了音同之外的义通。

  接着我们再看该陶罐图形上的抽象部份,有学者研究说:W字纹象羊的两个大犄角,V字纹的象羊的嘴巴。这样的描述有没有道理呢?我们不能说没有道理,因为华夏文化的底层逻辑讲的就是“象、数、理”。当然,也有朋友会有不同意见:嘴巴应该是方的,封闭的,怎么可以豁个口子呢?再请看同一时期、同一系列的一张图。

  从该陶罐的图形看,其下部的V字纹与上部的W字纹相连接、闭合形成了一个口字纹。若果从造字方法上来看,这两个图形的综合体才是“善”字的最早来源。通过对历史文的梳理,再看阳、羊、善三字之间的关系,从理上就说的通了,理上通了,事上也就通了。

  那么这个V字纹与下部的口(菱格)字纹除了表象上的意义之外,古人还有什么深层表达吗?因为还有几条线纹需要解释清楚,不然不能自圆其说啊!其实,这个图形是古人描绘的宇宙观模型简图,它里面包含了日月五星、北极、二十八宿等运行系统,本文就不作详细论述,对此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参考笔者其它文章。

  另外该彩陶罐上的图案来源,可上溯至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图,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在本文细论,另文细论。请仔细看下图文物,双鸟是不是有两个嘴巴?从二言?中间是不是有一只阳(羊)?它的原始本义还是评判争讼的意思吗?显然不是。

  综上所述,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善”是人类目前认知极限所能达到的,宇宙运行规律思维模型图,即道的概念。人类社会还有个奇怪现象,世界公认的十大宗教,共同的核心思想都倡导人们要行善,而行善的本质正是人们遵循宇宙运行规律的具体体现。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:世界潮流,浩浩汤汤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

  其次,再看一下旬子主张的“性本恶”思想,依照前文方法,我们看一下“恶”字的起源。

  恶,形声字。从心,亞声。(读作:è、ě、wū或wù)为现代汉语汉语一级字,部首为心。繁体字“惡” 最早见于秦代小篆,本义是罪恶,后引申为不好的。

  《说文》:‘惡,过也。”“恶”字之所以从“亚”为声,或可从其形象求得解释。“亚”本像墓葬形,,尤指墓葬的四角,故其义含恶象。《说文》:“亞,醜也,象人局背之形。贾侍中说,以为次弟也。”说字形不确,说二义(形象丑陋,次第较后)有理。故“恶”从“亚”声,或不仅取其音近,亦兼取其义通。

  接着我们来分析《说文》对恶字的解释,那么,其说法是否接近本义呢?恶从“亚”,“亚”本墓葬之形,关于这一说法,被近代考古发掘所证实。如上图所示,湖北随州发掘的战国时期亚字形大墓,图片来自《湖北日报》2013年1月19日。“尤指墓葬四角,故其义含恶象。”许慎先生的这一句解释,在他所处的年代很是平常,世人大都能听得懂,这是因为古人传统文化功底扎实的缘故。但是到了近现代,传统文化成了落后的代名词,很多人已经不具备这个文化功底了,当真是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本义了。

  那么,为什么墓葬四角含恶象呢?这个还要从洛书的九宫九星图说起,如下图所示:

  洛书,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、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。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图案。它是以黑点与白点为基本要素,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,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图式。洛书1—9数是天地变化数,万物有气即有形,有形即有质,有质即有数,有数即有象,“气、形、质、数、象”五要素用河图洛书等图式来模拟表达,它们之间巧妙组合,融于一体,以此建构一个宇宙时空合一,万物生成演化运行模式。

  “洛书”之意,其实就是“脉络(venation)图”。洛书,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,包括整个水平空间、二维空间,以及东西南北这个方向。洛书上,纵、横、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,其和皆等于15。大千世界,万事万物,八卦五行是分门别类;如何组织成有序运作整体,就是洛书之功用。

  从洛书所表达的内容来看,它与前文笔者所论述的“善”字说的是一个意思,一个内涵,它们都是华夏文明智慧的高度结晶。

  我们再看“亚”字之形,它是缺了“乾、艮、巽、坤”这四个宫位的。众所周知,一个系统也好,一个有机生物体也好,如果缺失了主要部位,其既不能相通也不能有效运转。例如乾宫主头部,假设缺失了,犹如人的头没了,结果一定是活不成了,这么浅显道理,人人都懂,无需赘言。由此可知,“亚”字所表述的本义是恶,即:人类所认知的这个宇宙系统主要部份缺失了、不通了、死亡了。所以,《说文》才有“亚形墓葬四角含有恶象”之语。

  而“亚”字下面加个心字就是恶字,这样我们也就把恶字的本义引申出来了,即:按自然规律行事就是善,反之则是恶,善与恶全在每个人的一念之间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行善意味着向死而生,做恶则意味着向生求死,这不是迷信,而是由宇宙运行规律决定的。

 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: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这一论断的正确性。若仅从生物体的角度来说,活物可称为“善”,死物则可称为“恶”。笔者的这一论断,也与古圣先贤之见相吻合,如《老子》说: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”河上公注:“天生万物,爱育之令长大,无所伤害也。”王方曰:“天者,群物之宗,常以慈畜万物,岂有害之之意。”(王方《道德真经集注》卷十)吕知常解释说:“天道阳也,故好生而恶杀,谓之有利而无害。春夏故生之育之,秋冬故成之熟之,以其至公无私,每成人之善而不成人之恶,与人之利而不与人害,故曰天之道利而不害。”(见危大有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卷十)一句话,好生恶杀,利而不害,这是天道的物性,天道的大德。

  四•结语

  自南宋迄今,《三字经》八百年的传播影响史,说明一个问题,那就是《三字经》的巨大价值、深广影响和历代读者对它的持续兴趣和高度关注。

  参酌前人精解,细读文本内容,我们可以发现:开篇即巅峰,词明理晰的《三字经》,实是一部以儒家教育理念为构架,以经子诸史等为内容,以劝学策励为宗旨,具有“蒙求之津逮,大学之滥觞”的问学导引功能的蒙学经典。

 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,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“第四个自信”。我们提出“文化自信”的底气何在?这个底气来源于: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;我们有可考证的、从未中断的、上万年的文明史;我们有自商积累下来的、汗牛充栋般的、各类文字资料,《三字经》便是其中的一员;我们有成千上万件的各类文物,它们既生动着讲述过去时空里的故事,又印证着文字资料的真实性;同时,也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力量,让我们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!(丁成绪)


网友留言(0 条)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