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成都双流实践

  乡村振兴是国家立足乡村实际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,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。近年来,成都市双流区充分发挥农商文旅融合优势,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,培育乡村旅游新场景,壮大乡村集体经济,以丰富的文化供给、创新的旅游模式,不断探索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双流路径。

  保障公共文化有效供给,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基底

  双流区位于成都西南部,总面积有1065平方公里,作为一个城市区域,完全可以用“大”来形容双流,双流区常住人口近三百万。

  双流区采用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。仅2023年双流区组织体育赛事、文化活动等近500场,全年惠及群众33.2万余人次。除此之外,双流区注重音乐产业的发展,引进了近10场大型品牌演唱活动。自古以来成都的街头文化就非常有特色,漫步双流公园内,再围观一场街头音乐表演,愉悦身心。优质的人生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健康的体魄共同保障,双流区通过提升市民的运动健身公共设施设备,方便市民随时开展健身运动。

  深推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,提升乡村振兴的产业气势

  阳春三月,赏花踏青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目的。在双流广都博物馆周边便可见熙熙攘攘前来赏花的人们,720亩的油菜花开,景象颇为状况。盛花期,广都博物馆区域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,据黄水镇桂花社区党委书记刘成介绍,瞿上田园最多的一天打卡接近2万人次。集“文物展示+文化创意+农业体验+亲子研学”于一体的瞿上田园成为成都新晋网红打卡地。

  双流区坚持农文商旅深度融合,依托广都博物馆、欢乐田园、空港花田等重大旅游项目,布局打造了文博+田园、古镇+文创、林盘+体育等多形式的农商文旅体综合消费场景,深受成都及周边游客的喜爱。

  以黄水镇为例,黄水镇依托广都博物馆、空港花田,布局打造瞿上田园、商瞿里、文武林盘聚落等“农业+”消费场景,未来将陆续呈现“玫瑰恬园”“文武驿站”、文武袁家湾林盘、十亩方宅、扯旗黄堰头林盘等农文旅结合消费体验产品。

  双流作为成都市重要的区域,一二三产业发展均占有重要地位,虽然是成都市近郊,双流区域内拥有机场、火车站、多条地铁线路,可谓成都市的窗口。双流区多年来坚持乡村景观化发展,鼓励乡村院落“四改一提升”,出台奖励政策,以景观化的思维创新打造沉浸式农耕体验园区、休闲型果蔬花卉基地。

  先后呈现出海蒂和噜噜的花园、游牧巴士、倩倩的农场、金河桃园、龙虾基地等特色的休闲农业点位,成为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典范。其中,海蒂和噜噜的花园主理人被网友推选为成都世园会推广大使候选人。据不完全统计,双流乡村旅游产业吸引外来人才、解决当地农民就业近万人次。

  品牌营销与时俱进,解锁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

  当下,我们正处于信息过载的一个时代,好酒也怕巷子深。双流区在做足了市场准备工作后,开启了一系列引流活动,用好品牌赋能市场,2023年黄龙溪火龙灯舞进行全区巡回演绎,让非遗品牌走出去,走向更远的市场。新评定永安竹编、双流茶术等区级非遗项目,深入挖掘非遗资源,推动非遗在农文商旅市场的创新结合,从而赋能乡村产业发展。

  用活地标产品,丰富农文商旅市场产品。梳理牧马山二荆条、永安竹编、黄龙溪芝麻糕等特产商品品类220余个,纳入全域旅游宣传体系,参与天府旅游名品评选,塑强农旅商品品牌。

  用好文化活动,2023年,双流区举办彭镇摄影周、黄水“起春风”、黄龙溪“奔跑吧少年”亲子骑行嘉年华等文旅活动13场,吸引人流超100万人次。借助旅游品牌创建的契机,运用抖音、视频号、微信等等营销矩阵为双流文旅市场持续赋能。

  双流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,持续补齐区域发展短板,让我们一起期待双流样板的乡村振兴。


网友留言(0 条)

发表评论